中心智库 数据检索 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乡村治理

失地农民的“制度性损失”:困境与对策
【摘 要】土地征收作为我国农村土地向城市用地变更的方式,因征地程序失范与补偿标准过低,造成了失地农民的“制度性损失”。由于我国农地的非财产性、产权不明和监管缺位,征地补偿不能直接套用以发达产权制.. (2020-07-20)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视域下治理效能提升研究——基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乡村振兴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也因其特殊性为各界所关注。通过对少数民族村庄的实地观察,发现面临生态压力沉重、产业发展滞后、群众生活苦难、村庄治.. (2020-07-12)
县域扶贫项目制的“耗散”过程及其逻辑
摘要:扶贫项目制是我国扶贫开发中采取的一种重要方式,对脱贫攻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项目制在运行中产生的损耗影响预期目标实现,学者发现利益冲突、微腐败、利益共谋、贫困户参与不足等原因造成了项目制的.. (2020-07-08)
制度保障与传统惯俗之间——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中妇女权益保障的村..
【摘 要】通过对定量和定性的调查数据资料的梳理分析发现,75.0%的村庄在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登载了妇女的名字,但妇女作为户主代表登载的比例仅为3.2%。村干部普遍对土地证上登载妇女名字的必要性有一定的.. (2020-07-06)
从失衡到融合:乡村结构之变及其治理转型
[摘要]乡村社会结构失衡,与城乡结构失衡紧密相关,表现在乡村产业基础、乡村人口流动、乡村家庭结构和 乡村聚落形态各个方面,有其深刻的制度性根源:人多地少的人地紧张、支持乏力的农业收入、难以.. (2020-07-02)
农村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公民社会思潮省思——基于理论、历史与现实三个维..
一、引言 公民社会是根植于西方历史文化的思想理论,公民社会理论历史渊源久远,可追溯至古希腊,其思想主线围绕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及理论发展阶段所指代的内容有所差异。20世纪80年代公民社会.. (2019-06-24)
西北民族地区村庄权力结构下的乡村精英与乡村治理能力研究——对甘青宁..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治理体制改革.. (2019-06-14)
村庄社会中的边缘阶层:生成、嬗变与影响
一、边缘阶层的研究脉络 近年来相继发生的以底层群体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与反社会事件不断进入大众视野并挑动着大家的神经,为此我们需要正视与解析发展过程中所涌现的社会问题。底层与边缘群体这一研究主体成为近.. (2019-06-12)
村级公共产品筹资方式异质性:基于村干部人格特征的视角
一、引言 村级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当前,一事一议制度是中国村级公共产品供给最主要的方式(陈杰等,2013)。所谓一事一议制度,主要指以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村集体经济组织.. (2019-06-10)
中国农村治理变迁及其逻辑:1949-2019
摘要:1949年以来70年间,我国农村治理先后服务于国家政权建设、国家建设、农村改革和发展,并随之而变迁。因此,每个历史时期的农村治理的主题及其内容并不相同,可是它在社会主义中国却一以贯之地遵循着国家的基本.. (2019-06-08)
“脱域性治理”:迈向经验解释的乡村治理新范式
摘要:近年来,在全球化不断推进、人口迁移加剧以及互联网广泛使用等现代流动背景下,乡村社会日益被流动所解构和重塑,乡村治理的基础发生了变化,其治理范式也亟待转型。有学者从空间角度来把握中国传统基层社会.. (2019-06-02)
农业治理和农业现代化:中国经验的阐释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多年来的农业政策一直追求达到的核心目标。最近十多年来,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国家推动下,围绕农业经营体制变革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实践成为地方政府的中心工.. (2019-05-17)
印度村社制传统的变迁与乡村治理转型研究
中印两国离得近却隔得远。改革开放以来,欧风美雨似乎更得国人之心,学者们往往乐于追捧欧美西洋理论,进而形成了中国人研究中国问题却以西方为标准和尺度的学术氛围;而近年来,与中国极具相似之处的印度在讨论印.. (2019-04-29)
中国城乡关系演变70年:从分割到融合
【摘 要】建国初期,服务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中国逐渐建立起城乡分割的体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城乡分割的体制不断被打破,城乡关系不断走向融合。总结和回顾中国城乡关系7.. (2019-04-28)
空间变革下的治理策略——“村改居”社区基层治理转型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近30年来,我国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经历了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在“城市化的双轨制”下(Ma&Wu,2005),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人口城市聚集实现了自发的城市化,城市边缘不断扩.. (2019-04-26)
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乡村治理的转型与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正处在一个剧变的时代!其中,最引人注目莫过于波澜壮阔的城镇化进程以及由此引发的人口、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急剧变化。城镇化给社会带来活力、进步和文明的同时,也摧毁亿万农民传统的生活,支.. (2019-04-21)
乡村振兴与精准脱贫的进展、问题与实施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脱..
2018年8月5~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主办,习水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脱贫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社科农经协作网络大会”在贵州省习水县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 (2019-04-19)
农村低保政策“走样”及其整体性治理
摘要:以社会保障的实质性公平为基准,农村低保政策“走样”的机理在于:配额制主导的“社区瞄准”偏差和社会救助政策捆绑执行形成的福利叠加。基层政府以正式行政结构替代“简约治理”模式的整体性治理,有助于.. (2019-04-17)
关中农村社会研究述评
关中地处黄河流域,介于秦岭和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00公里,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这里是人类农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因其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以及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与建筑风格,历来被文人墨.. (2019-04-15)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创新和实现路径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而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 (2019-04-08)

相关栏目

推荐学者

温铁军

曹锦清

陈锡文

何开荫

黄永林

周庆智

景跃进

赵树凯

张 静

戴慕珍

肖唐镖

李芝兰

李连江

杨雪冬

何增科

俞可平

辛秋水

张厚安

中心学者

王卫星

宋亚平

项继权

吴孔凡

吴仲斌

吴理财

袁方成

高秉雄

陈伟东

王敬尧

张启春

黄辉祥

钱道赓

张必春

唐 鸣

王建国

陈荣卓

常 健

徐晓军

周凤华

李远行

张英洪

江立华

吴思红

尹利民

付少平

李 俊

龙海平

李宗义

钟灵娜

张  务

青年才俊

瞿奴春

胡  雪

张瑞瑞

张世勇

邱国良

李有学

方 堃

张志胜

彭 华

操家齐

李 睿

马光选

李晓鹏

杨振杰

杨 桓

李敏杰

俞秋阳

庄飞能

袁 青

周纯义

李世敏

王 前

洪明星

李 山

张 良

李增元

刘 辉

盛义龙

许远旺

夏国锋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