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智库 数据检索 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脱域性治理”:迈向经验解释的乡村治理新范式
2019-06-02 08:34:33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 作者:谢小芹 【 】 浏览:2672次 评论:0

摘    要:近年来, 在全球化不断推进、人口迁移加剧以及互联网广泛使用等现代流动背景下, 乡村社会日益被流动所解构和重塑, 乡村治理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其治理范式也亟待转型。有学者从空间角度来把握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变革。然而, 对于此类现象的经验研究和理论提升却严重不足。基于吉登斯的“脱域理论”, 结合一个村庄的实地调研, 本文提出了“脱域性治理”概念, 与传统时期的“地域性治理”有所不同, “脱域性治理”的核心在于“流动”, 它更强调因流动而带来的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治理客体的流动性和治理手段的多样性, 并对此进行村庄层面的经验解读。“脱域性治理”基于“变动取向”, 是对当前乡村治理新模式的一种高度总结, 提出了中国乡村治理的急剧转型和可能的一种治理方案。
/ewebeditor/kindeditor/attached/file/20190602/20190602083313_81745.pdf

478
脱域性治理; 地域性治理; 流动; 乡村治理; 责任编辑:liqu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国农村治理变迁及其逻辑:1949-.. 下一篇农业治理和农业现代化:中国经验的..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